論 文 ESSAY
論 文 ESSAY
追尋佈局:論羅培茲的色彩,莊大緯,期刊論文,藝術學報,國立臺灣藝術大學,2022.12
摘要
本文旨在由色彩的角度,揭示羅培茲(Antonio López García,1936-)的繪畫語言的追尋演化。畫家最廣為人知的是耗費極為漫長的時間來創作,以及用震撼的寫實效果描繪馬德里城市風景。然而,畫家早期的創作卻不是如此。為何畫家年輕時與晚近會有如此風格巨變?在繪畫語言上,畫家追尋什麼?如何演化到後來的表達?色彩在本文是一個梭子,它指出了畫面裡的造型關係,也顯現了畫家的追尋歷程。色彩更直接與羅培茲的生平互文。研究發現,畫家的繪畫語言演化,建構在追尋色彩佈局上。畫家不僅是再現些什麼,而是追尋色彩的獨立性與它的純粹威力。
「場域」與表現:繪畫中的權力關係,莊大緯,碩士論文,2020
摘要
本文旨在研究繪畫場域中的權力關係。場域是來自布赫迪厄,以社會學的概念切入藝術問題。由此討論筆者的創作,探索繪畫表達給出的權力關係。權力關係是畫面組成因素的階層結構。也可以被理解為畫家在繪畫過程的考量,也就是畫家在視覺經驗、空間認知(透視表達)與油彩表現之間的多重交鋒決定畫面。
本研究的三個章節,分析了繪畫場域的組成。〈繪畫與場域〉藉由作品例子與理論文獻揭示畫面語言結構的可能性,由此改變筆者先前將畫面作為窗框的認知;〈場域與繪畫創作〉討論筆者繪畫中的權力關係,包含畫面形成的語言結構以及繪畫過程在不同面向間的權力交鋒;〈畫面與經營〉分析作品畫面的階層關係,勾勒筆者創作重心的轉變。
研究發現場域的權力關係是畫家配置畫面的句法,由筆法、色彩、造型、肌理質感、透視法、空間圖式等繪畫元素構成。當設定再現場景成為最高位階時,再現的油彩表達形成統合的空間形式。相對的,當油彩肌理展現自身物理特性成為經營重心,此時再現效果退位,取而代之的是媒材痕跡的顯現。除了上述兩者,這之間還有許多畫家想像空間的可能。筆者由此發現畫面經營重心的移轉,繪畫表達由特定的圖式轉變為有待實驗的場域。場域的創作成為可更新的狀態。